目前分類:法律二B 賴建安 (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法律二B 495543089 賴建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雖然社會功利主義不像以往如此殘酷,但這句話似乎在某種程度上能反映一定的事實現況,只是很多人不願講出來而已。
  劇中劉自強生活在考高中的考試競爭壓力之中,這些情況相信很多學生都曾經歷過,每個人都不例外。
  中國儒家傳統根深蒂固在時代人們心裡:漢武帝立五經博士,漢朝舉孝廉,而後有隋代科舉,唐代科舉考試有明經、明算、明法、進士、明字、明書等,宋朝朱熹著《四書集註》到元代列為科舉考試科目,而到了明代劉伯溫與朱元璋共同改變了唐宋以來的科舉方法,專取「四書」及《詩》、《書》、《易》、《禮》、《春秋》五經命題,多用仿宋古文的排偶文體試士;這就是當時又叫作「制義」的後代「八股文」,這一考試方法在其後一直沿用了到清末。才被光緒皇帝廢掉將近1300年的科舉考試制度。

pppp5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法律二B 495543089 賴建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看完這部影片,心中有些想法。劇中,演員卓勝利飾演一個工人阿發,抱持著對台北的熱忱,和配偶(江霞飾演)、幾個孩子抱著對台北的憧憬,上北部找工作,雖然他們還是做工人,經濟負擔也越來越重,後來一次車禍,阿發被一個開轎車的美國軍官撞到住院。
  成了殘廢,這場車禍家人原以為是不幸的開始,貧窮的日子,真的會造成人們生活的困境,與莫名的恐懼感。他們家小孩原本沒錢可以繳小孩的便當錢,小孩被老師臭罵一頓,有不想讀書的念頭。日子的困苦,而他們家裡的唯一支柱阿發又恰巧被美國軍官撞擊,而癱瘓住院,當初對方是否願意賠償,對他們而言,還是未定之數。如果對方不願意賠償的話,那家裏的經濟來源就毫無著落,
但一切的一切宛如命運交響曲般瞬間交織彈奏了不一樣的樂章,那個軍官為自己行為感到愧疚,願意賠償他們的損害,甚至補貼他們家的生活費,還有全力支柱他們的天生患有啞疾之女兒到美國讀書留學的學雜費。讓他們夫婦倆覺得「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pppp5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電影《稻草人》心得觀後感
495543089 法律二B 賴建安
  稻草人這部影片,背景是在描述日本統治時期、美軍轟炸台灣、日本皇民化政策的推行,以及徵召台籍男丁為日本兵出南洋群島征戰的當時台灣時代背景之下。
  這個飽受戰亂與經濟物資缺乏的時空背景下,市井小民無法穿暖飽足。有一餐沒一餐的過著這種貧乏的日子,出事勞力的男丁有很多一成年就要被徵召為台籍日本兵,家裡的經濟重擔頓失依靠,故事就反映到這個時代裏面,藉由台籍日本兵的喪生,對日本殖民統治來說是為國捐軀的榮耀;卻對台灣民眾而言是一個令人傷慟悲戚的憾事。導演多次用這種孑然對立的強烈對比,刻畫出這悲喜交織,看似詼諧逗趣,深深體悟卻是帶著感傷的黑色喜劇,讓人了解當時時空環境下市井小民的心聲。
  故事是從一對家裡務農的兄弟開始,他們聽說日本殖民政府在召集男丁到南洋當兵,常常有年輕生命一去不復返。為了逃避兵役,寧願用牛糞讓自己被驗出來有青光眼的症狀,也不願白白犧牲。當然逃避義務或許會引起高度國家情操主義者的非難,但在當時家裡經濟環境普遍不是很好,撐起家庭經濟支援必須有男丁以勞力來支撐的情況下,我們又有何理由去強人所難,批判他們的這種行為是不對的呢?再者,當時政府要人民服從無定量的義務,卻又無法完全讓人民享有權利,難道這在具有以「國家民族情操」意識者眼裡就是合理正確的嗎?

pppp5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傷痕二二八》紀錄片讀後感
  靜宜大學法律系 二年B班 495543089 賴建安
  二二八,是生長在台灣這塊土地所有人的共同記憶,也是共同的傷痕,亦是歷史上大時代不可抹滅的悲劇。它帶給我們這塊土地的人民,有許多教訓與意義。先前在小學、國中在歷史課有上過這個令人沉痛的事件,但卻只知道大概的內容,對詳細情形尚未完全掌握,在閱聽《傷痕二二八》這部影片之後,心裡有更多的感觸。
  當時生活在台灣的居民,因為受過日本殖民政府的統治,文化教育背景與剛來台灣的國民政府在思想與生活文化,有著天壤地別的差異,種種的隔閡造成誤解與相互鄙夷,到一次偶發事件終釀成衝突。警察誤殺百姓的仇恨,瞬間成為族群衝突的導火線,最終成為不可挽回的歷史傷痛。
  在歷史種種教訓之下,台灣不分族群的人民,經由多次的殖民政府的統治,從一開始期待另一個統治政權的來臨,到最後期待反而落空,又遭遇不合理的壓迫。過於純樸的海洋開放性格,接納一切,卻常常從期待轉到失望。我們的教育從小到大教我們對國家要完全相信,即便是不合理的壓迫與欺壓,我們卻也只能逆來順受。但是真的該如此嗎?從小我也對這些教條信以為真,但是自從有機會讀法律系之後,慢慢發現國家不合理對待,甚或侵犯人民基本權利時,人民有很多基本權利可以主張與反制。就算長期被稱為是「特別權力關係」,也就是學校對學生、軍隊與軍人、國家與公務員、監獄與囚犯等四種特殊服從義務的關係。也因為時代的潮流與演進,大法官也解釋憲法這四種關係的人:如果遇到其中上位之一方,受到他們不合理的懲處,致使其喪失身分,可以提出救濟。

pppp5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