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影片以人物的對話與舉止來表現出一種詼諧的氣氛,實則蘊含著諷刺的意味。在看影片哈哈大笑之餘,似乎能從中看出點什麼。對身為窮困的江阿發一家而言,這一場車禍意外卻為他們的平凡生活起了變化,是該為車禍而受傷感到難過亦或是為意外的賠償感到高興?顯然的當阿吉兩兄弟坐上從未坐過的車子而表現出的驚奇新鮮感與繳不出班費不想上學的心情對比,且當美國人願意負起賠償費用時江阿發夫婦連忙道謝之舉,似乎這一場車禍不是災難而是幸運的降臨,這是多麼的諷刺與悲哀。
在這部影片中,將台灣人貧窮的窘境所扭曲的社會價值觀表露無疑,對於美國人的賠償,江阿發夫婦不僅道謝還要連忙道歉,似乎已顛倒了是非方向,而且來探視江阿發的朋友更對其投以羨慕的眼光,在在表現出台灣人因為貧窮所扭曲的價值觀。因為貧窮因此喝一瓶汽水都顯得難得,喝完還要好好的把瓶子收藏起來,蘋果更別說是奢侈品了,也因為貧窮,很多女生都無法去上學,像片中江阿吉的姊姊們不是在家帶小孩就是幫忙做事,對於現今的我而言,這種感覺似乎很難體會,豐衣足食讓我養成了浪費的壞習慣,讀書也視為是很痛苦的一件事,現在想想真的該好好珍惜才是阿。
這部片名<蘋果的滋味>乍看之下很難與影片內容聯想在一起,總簡單的以為是吃蘋果之後的感想,在看影片中,才發覺很多片段或是一小段對話,都是負有其他意義的,有諷刺台灣人媚外的心態,也有臺灣人辛酸無奈的一面,藉由詼諧的對話呈現出來,而片名所謂的蘋果的滋味的意義則是在結尾,就是當大家各自咬下一口很稀有的蘋果時,內心突然有一種很莫名的感覺,似乎是酸酸甜甜五味雜陳卻又不是那麼的美味,只是當江阿發告訴大家一顆蘋果值四斤米,大家才又恍過神來猛咬著蘋果,大口大口的咬下去。
這部影片很有名也看過很多次,每次放這部影片也一定會放<兒子的大玩偶>這部影片,兩部影片的背景同樣都是在貧窮的環境之下,所發生無奈的種種事情,藉由人物的對話表情表達出那種辛酸無奈感,讓現今的我們在看影片之餘也能從中體會出點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