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片其實劇情很誇張,但是就是因為運用誇張這個角度去拍攝,才會使人會心一笑,就像綁匪不可能和肉票一起玩、一起潛水、買書給他看,但是看完也從中得知當時社會普遍人們的想法,只有讀書才是最重要,連綁匪都知道肉票要讀書,要去買書給他看,而新聞報導的角度也是用距離聯考還剩幾天來報導這則綁架案,父母也是希望綁匪快點放他小孩回去考試,就是因為這樣的教育體制,填鴨式的教育,讓台灣的補習班林立,孩子的壓力變大,而父母也是用和其他小孩比較的方式,
讓小孩每個科目都要補習、學習許多才藝。所以每天放學連吃飯的時間都沒有,就要趕往補習班才藝班上課,相信許多人都有這種經驗,曾經聽老師說過台灣的高中生和外國的比較,我們非常的厲害,許多國際競賽都是名列前茅,但是大學生的程度卻是普遍的輸給了外國。就我的感覺,應該是我們在國高中被父母外力的逼迫之下學習了許多東西,但是一到了大學,少了父母的管教,我們變的自由了!最重要的一點,因為我們之前的學習並不是主動,而這麼多的壓力下,接下來的反動就是不讀書。考試只求不要被當,混過去有學分就好!可能是因為這種心態才造成我們大學生的素質普遍輸給國外。在片中也有另外一點就是升學的壓力,使得去和異性接觸的機會變少,從主角媽媽發現他那些沒拿給女孩的信的那些地方就可以看出來。寫到這裡我想到當年轟動一時的綁架案「白曉燕命案」,當時的父母都很惶恐,怕自己的小孩就是下一個被下手的對象,白曉燕當時也是學生,也有美好的未來,但是下場卻是極悲慘,而歹徒最後使用媒體把自己塑造成悲劇英雄,還捐贈了器官,也由此可知媒體在社會上扮演極重要的角色。其實這個社會變成這種升學主義主導的情況,媒體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希望在不久的將來,真的可以是多元入學,而不是像新聞所說的多”錢”入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