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愛作白日夢的人」!一開始看到這句話覺得很莫名,所以也沒想太多就讓它這樣過去了。想不到整部片結束時又出現了這句話,原來是有涵義的,夢想與現實之間是有落差的,但是這部片提供了人們一個可以作夢的世界。
許多台灣電影都用相同的手法,看似很好笑的劇情,卻有著許多深值我們探討的問題。每次看完影片自己上網看簡介,就會更深入的了解這部影片,而且有很多他想表達的真正涵義,在看影片的當下我是體會不到的,根本沒想這麼多。像綁架小孩的老大最後死了,這就是惡有惡報。比較仁慈的綁匪帶著自己弟弟和兩個綁來的小孩在海邊堆沙子,堆了好幾個大便還蹲在上面假裝在大便,看的時候大家都笑的很開心,原來是想表達對社會的不滿,心理堆滿一堆大便。還有少女原本可以實現自己的夢想,卻因為是女生,哥哥認為女生讀那麼多書也沒用只好去工廠工作,結果被侮辱夢想破滅。
我想最主要的問題就是聯考制度了吧,從以前到現在成績是評論一個人好壞的重點,會讀書的就比較有用。考試制度最重要的是要了解學生的理解能力,而不是考越高分的就是最好,不及格的都不是人。為了考高分,補習輔導樣樣來,有壓力的是學生。老師們總是說自己也當過學生都明白,明白但考試制度依然存在,問題根本沒有解決。考試運也很重要,辛苦了老半天,有讀的都沒考出來,你能說是他不認真嗎?這種情況在我求學過程很常見,一些上課睡覺考試全寫A都比你高分的人比比皆是,你能說是他比你聰明嗎?像我大弟弟剛國中基測完,他不會很笨但是卻考的不怎麼理想,我真的覺得基測這種考試制度很奇怪,這一題對的人多你得到的分數就少,太不公平了吧,這樣根本就測不出你真正的實力為何。偏偏成績卻可以影響你一生。